查看原文
其他

第8期杂志来了:如何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学校食育、培养学生奋斗精神…… | 新刊速递

陈刚 人民教育 2020-08-29


民小编说


拒绝网络沉迷,让孩子安全触网。本期我们重点关注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特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山西大学等大学或研究机构学者撰文,揭示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孩子安全触网的科学建议;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重点呈现3篇文章;继续精选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


本期杂志还关注学校食育、浙江教育特别报道、名校长访谈、美育新路径、STEM教育实践……


只等打开杂志,细细品读……


核心议题:预防中小学沉迷网络迫在眉睫


我们是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谈防治中小学网络沉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5.4%。10-1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17.5%;需要注意的是,10岁以下群体占整体网民的4.1%,比上一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这正是基础教育当下和未来面对的学生群体。


如何让孩子安全触网——“网络成瘾”全方位解读(高文斌 陶婷)


网络成瘾综合征简称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儿童是网络成瘾的重要人群,在我国尤其如此。“失补偿理论”是如何解释网络成瘾表征的呢?网瘾背后透露出哪“三缺失”?孩子接触网络的五个阶段有什么表现?互联网使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将如何规范孩子安全触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将为您详细解读。


戒“网瘾”,可以从体育开始(刘映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坐在我对面,却在低头玩手机。”形象地描述了网络对人们交往方式、生活模式的影响。在这当中,对网络最为适应并被称为“网络世代”的中学生受到其影响和冲击最为明显,“网瘾”问题成为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行为之一。


本文为大家呈现了一个运用体育干预“网瘾”的成功实践案例。他们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能够达到相对完美的效果?体育干预“网瘾”有哪些特征?相信本文的内容正是你所需要的。


做负责任的家长:家庭教育如何应对网瘾(刘长海 孙婧)


以批评、断开网络、没收手机等方式持续进行限制,以期强行斩断孩子对网络世界的迷恋,这些方法往往效果不佳,有时还激化亲子矛盾,引发不可挽回的悲剧。网络为什么对这些孩子有强大的吸引力?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如何让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的?规则意识对孩子远离网瘾为什么那么重要?国家级的研究课题成果可以为您的家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究竟该不该让孩子玩游戏?(蒋宇 尚俊杰)


研究数据显示,游戏成瘾的首要原因是现实生活中已存在的问题,换句话说,只有那些把网络游戏作为逃避现实手段的玩家,才最可能导致游戏成瘾。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如何向游戏学习?如何从“心流”的视角来审视电子游戏?又如何形成避免游戏不良影响的合力呢?让我们深度阅读,认识游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正确作用。



从学校食品安全到“食育”(姜英敏)| 社评


目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下称《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促进《规定》落地,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给食”制度中学到什么?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应如何界定?如何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学生可否成为就餐管理的一员?在参与的过程如何开发“食育”资源?这些问题很值得探讨。


雷锋精神永留传(李伦娥 赖斯捷 黄军山)|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国育才


湖南省长沙市雷锋学校,是雷锋生前曾经就读过的学校,近70年的时间里,学校经历了从小学到完中再到纯高中的转变,不管办学形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是雷锋精神的传承。凡是雷锋学校毕业的学生,都将打上雷锋精神的印记。


那么这所学校学雷锋的理念有怎样的时代印迹?如何将学雷锋特色德育活动内化到各个年级?雷锋学校的教师是如何率先垂范,做好精神传承的?阅读本文,让学雷锋成为一种自觉。


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夏青峰 孙云晓 宿金金 张颖)|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现在的学生普遍不愁吃穿,学校怎么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北京中学的做法是让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磨砺坚强的意志、担当社会责任、开展创新实践。如为了让学生“立鸿鹄志”,学校开展中华文化寻根之旅,让学生在行走中把“小我”融入“大我”;为了让学生经历“艰难困苦”,学校通过体育运动,露营、戈壁行走磨砺学生意志。《在体验与磨砺中培养奋斗精神 》是学校经验篇。


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新时代做一名幸福的奋斗者,这是时代的重大课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如何激发孩子奋进动力?好习惯如何养成?父母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责担当?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给出了建议——《新时代培养青少年奋斗精神的三个关键词:志向、习惯、榜样》


新时代青少年面临的“苦”不在物质层面,而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匮乏,《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一文告诉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并非坦途,需要应对各种考验以磨砺意志、甘于勤奋、乐于奋斗和执着追梦;对于学校而言,最深刻的教育在实践、最好的榜样在身边、最全面的育人是渗透到全课程。


浙江教育,把答卷写在人民心上(陈蓓燕 舒玲玲)| 特别报道


历史的年轮转个不停,浙江教育事业每每站上新起点,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连串“时代考题”:城乡孩子如何同享一片蓝天?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知轻能、校外培训辅导过热的现象该怎样改?如何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什么是“明眸皓齿”工程呢?让我们一睹为快~~



弯下腰来,做一个能触动心灵的校长——访北京市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李帆)| 治理 • 名校长访谈录


一位给师生带来快乐的“欢校”,一所获得两项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京城小学,这两者都让我们好奇。


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气质让教师和学生短短时间内对新校长完全接纳?是什么样的课程特色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并让学校能够获得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什么样的创新之举让教师的职业价值、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和精神状态都有提升?让我们走进史家胡同小学,和王欢校长面对面。


链接:王欢:弯下腰来,做一个能触动心灵的校长 | 名校长访谈


培养未来的强者、仁者与美者(赖配根)| 治理


从“他们是学生,我们是老师”到“他们是孩子,我们是父母”,再到如今的“他们是生命,我们是生命”,一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老师师生观折射出新时代学校办学理念对学校师生产生的巨大影响。


从百年名校到高品质示范高中,南菁高级中学多给学生一分自主的空间在哪里?扎根中国大地,放眼世界舞台,学校在传承与借鉴中如何形成自己特有的校训、校风?“大美育”是怎样的一种概念?说南菁文化的特质是真正聚焦人的发展,是在说什么?阅读本文,让我们见证一所高品质示范高中的成长!


没有谁想做“坏”老师——改善师德师风从解开心结开始(俞正强)| 治理 • 领导力


解决师德师风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除正向引导外,还要切实解决教师内心的感受问题,或改变他们的认识,或改变他们从业的外部环境。当心结拿掉,一个积极的心态就可能会出现,师德师风问题也就更容易得到改善。


浙江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俞正强将教师“心结”总结为四大类。改善师德师风,从解开心结开始。不一样的视角,希望给您带来全新的思考。


城乡统筹、馆校联动的区域美育新路径(李雪垠 黄吉元 罗菁)| 专业 • 美育应刚性落实②

 

美育实验改革的落脚点是学校美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性。近年来,重庆市北碚区本着“城乡统筹、馆校联动”的大美育理念,充分运用地方、场馆美育资源,开发大美育课程,打通各学科间的壁垒,将美育融入其中,创新开展多样化的美育教学实践,开辟了美育落实的新途径,一起看看吧~~


芬兰教师高水平的研究能力来源于哪里?(刘茂军)| 全球


芬兰较早在法律上规定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芬兰教育改革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研究能力,这造就了芬兰学生优异的学业表现。


那么“研究为本”的理念在芬兰教师教育中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职前教育的细致要求是如何培育未来教师的基本能力的?与时俱进的职后教育让教师的研究能力又得到了哪些提升?审视芬兰教师教育,对我国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又有什么启示呢?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9年第8期

微信编辑 | 陈刚


推荐阅读


聚焦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围绕如何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这期杂志划重点了 | 新刊速递

如何理解教育现代化2035?如何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美育如何刚性落实…… | 新刊速递

未来教育、未来学习、未来教师……什么样?答案在这里 | 独家

全是硬核!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精选来了…… | 特别关注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